您的位置:山东新闻网>生活>汽车资讯>正文

新能源汽车新生发力,绿驰汽车凭什么突出重围?

2018/4/18 16:03:09 来源:山东新闻网

国产新能源汽车新秀——绿驰汽车近日全球首发了一款超级轿跑“金星”,这也是今年对外发布的第三款产品,并在国际舞台与众多顶尖车企同台竞技。如此凶猛的入局姿态,其背后究竟具备了什么样的实力?

绿驰要走新能源汽车的“第五模式”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是8368辆和8159辆,而2017年则高达79.4万辆和77.7万辆,产销量增长了95倍之多。在这样近百倍的产销规模增速中,新能源市场迎来了数以百计的“造车新势力”,野蛮生长之下乱象丛生。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中,绿驰汽车手握12亿的注册资本进场,并没有急于发声,而是经过一年的积累,于2016年12月才正式对外发布品牌,宣告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近一年后,原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王向银2018年年初加盟绿驰,担任联合创始人兼CEO。

“绿驰的自身基因决定了它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据悉,王向银掌门绿驰后,对其战略发展路径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他认为,绿驰汽车有别于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者,不属于传统车企、设计/零部件企业、跨界进入者及低速电动车企这四大类,而是基于智能共享出行、销售通路的核心竞争优势,致力于打造“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换言之,绿驰汽车不满足于只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而是要依托已有的共享出行数据和渠道,不断涵盖并丰富人们的用车场景,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智能移动生活共享生态圈。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向银此前还担任过福田汽车集团执行副总经理,在任期间将福田汽车的销售量从2005年31.2万台提升到2010年近70万台,有着30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他对绿驰汽车量身打造的这个“第五模式”是否会为新能源市场带来耳目一新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绿驰产融创新 频发新能源车精品

在王向银掌门后,绿驰汽车在三个月内连续发布其首款轿跑“天王星”(2018年1月)、首款量产SUV(2018年1月)、轿跑“金星”(2018年3月)三款产品。如此快速的新品发布节奏令人咂舌,迅速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

“绿驰汽车有着非常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技术沉淀。”王向银介绍,绿驰汽车以上海研发总部为核心,北京未来院、无锡研究院等专业协同,打造国内工程中心,进行工程转化应用实施,重点进行整车集成、系统开发及试制试验。

此外,绿驰汽车还积极整合海外专家资源,以意大利都灵工程中心为基础、英国考文垂和美国硅谷为辅助,形成全球联合创新团队,重点提升三电软硬件开发、自动驾驶技术、轻量化设计及整车集成技术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曾在福特汽车、汉能集团、上汽集团任要职,拥有15年汽车整车开发经验的凌天钧担任我们绿驰汽车研究院院长,曾任职美国能源部、华尔街STAND公司新能源产业高级总裁的陈枫,曾任法拉利动力系统工程总监、兰博基尼F1赛事技术总工程师的Morali.D,曾任英国捷豹路虎整车系统集成工程高级总监的Nick.C等优秀人才都加盟了绿驰。”王向银说,“如此强大的人才阵容和技术积累,才得以保证绿驰能够在这么短短几个月内连续推出三款中高端新能源汽车。”

王向银表示,绿驰汽车目前已经规划出了三大平台,CC-Platform(城市车平台)、M-Platform(主流平台)和S-Platform(超级平台),覆盖从高性价比到高端的全系列产品,全方位进军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满足不同层级的智能移动生活需求。其中,超级轿跑“天王星”和“金星”都属于S平台,SUV则属于M平台,均计划将于2019年投产。

拟2023年实现年产能55万辆

王向银坦承,绿驰汽车的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当中。目前,绿驰汽车的制造规划分为三种模式,即合作定制、共享制造和新建智能化工厂。

合作定制指的是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与其他车企针对产品进行深度定制,合作生产绿驰专属产品,如已推出的两款超级跑车“天王星”和“金星”,可以接受客户定制化需求。共享制造则指充分利用其他车企现有产能,深度合作,共享工厂的制造资源。

王向银表示,这两种模式均已经找到了合作伙伴,但暂时不方便透露对方信息。“绿驰汽车作为一个刚入局不久的新人,又定位的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我们对于合作伙伴的要求很高,会严格把控质量,请消费者放心。”他强调说:“当然,一旦我们自己的智能化工厂完成建设,将可实现生产定制化、精准化、数字化及节能环保等领先制造工艺。”

王向银表示,新能源汽车因其经济性和舒适性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国家推出各项举措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支持的基础上,我们也在积极筹措资金发展,也得到了很多投资人的认可,将加大研发制造力度。”据悉,目前绿驰汽车已经规划了建设北部基地、中部基地、东部基地三个国内制造基地以及意大利定制车型制造基地,这些基地将从2019年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到2023年,四大生产基地规划产能为55万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