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东新闻网>财经>要闻>正文

M+ 博物馆大楼竣工 亚洲首间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 预计2021年年底于香港开幕

2021/3/12 18:21:16 来源:互联网

从维多利亚港望向M+大楼。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Virgile Simon Bertrand

图片由Herzog & de Meuron提供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3月12日 - M+博物馆大楼的建筑工程已圆满完成。随着M+大楼于2020年12月24日获发占用许可证,博物馆预计于2021年年底开幕。

M+大楼由世界知名建筑师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联同TFP Farrells和奥雅纳设计,将会是全球最新的文化建筑地标。M+坐落于滨临维多利亚港的西九文化区,是亚洲首间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收藏、展示与诠释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以及香港视觉文化,而大楼将成为M+的永久馆址。

M+大楼气派恢宏的建筑外型由一纵一横的雄伟建筑物组成,亦即宽广的横向基座平台和线条窄长壮观的纵向大楼,反映建筑师对香港独特建筑景观的看法,以及他们从本港都市环境所领略的感受。M+大楼底下是港铁机场快线及东涌线铁路隧道。这个原有条件既是挑战,也是构思大楼设计的出发点,在隧道旁开凿出大型展区「潜空间」,是博物馆与这片土地连系的象征,并可容纳不同类型、不断更替的装置作品。

M+大楼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展览空间占地17,000平方米,共设三十三个展厅,另设有三间戏院、一间多媒体中心、一间学舍、一间研究中心,还有博物馆商店、餐厅、咖啡厅、办公室、会员楼层,以及可以饱览维港景色的天台花园。展厅大多设于二楼平台,给予访客流畅及相互连通的观展体验。纵向大楼的外观则与香港都市景致互相呼应,并且外立面与基座平台一致,其混凝土结构也以陶瓦覆盖,外观随光线与天气状况而改变之余,在周边玻璃与金属幕墙结构的摩天大楼中别树一帜。M+大楼外墙亦设有LED媒体系统,展出艺术及与博物馆相关内容,以独具一格的方式为香港的璀璨夜景增添色彩。

博物馆团队已迁进M+大楼及修复保管中心。M+现正开展重要的筹备工作,包括稳定环境、内部装修、运送永久藏品,以及装置藏品和物件,以达致于今年年底开放予公众参观的目标。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署理行政总裁冯程淑仪指出,M+大楼对西九文化区及香港意义重大。她说:「我深信M+将成为香港其中一座最具标志性建筑物,亦会是市民和日后访港旅客必到的文化地标。连同于2019年落成的戏曲中心、自由空间和艺术公园,M+的落成标志着西九文化区项目达致重要里程碑,以及正踏入令人期待的新阶段。」

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强调M+大楼竣工意义重大,她说:「这是博物馆的重要里程碑。博物馆大楼竣工之际,我们的开幕筹备工作亦进行得火如荼。我们已迁进这永久馆址。M+将在不久迎接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访客,我为此感到十分振奋。」

Herzog & de Meuron创始合伙人Jacques Herzog表示,他们设计M+大楼时的构想在今天已经实现,他说:「M+无疑具有成为亚洲顶尖视觉文化博物馆的潜力。它恰恰指明了世界文化应该迈进的方向,打从一开始它便表现出着重多样性和平等,并且广纳各类艺术,不拘一格。这种多元广泛是M+基因的一部分。这使M+成为一所深受本地启发,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的博物馆,令世界各地人士和访客都能流连忘返。」

主要建筑特色

1.潜空间

港铁机场快线及东涌线地下铁路隧道位于M+大楼所在地的正下方,Herzog & de Meuron在隧道旁开凿出大型展区「潜空间」。这空间成为博物馆内与这片填海土地连系的象征,并可容纳不同类型、不断更替的装置作品。五座包覆在混凝土中的巨型钢桁架支撑着巨大的M+大楼,令隧道不受其影响,这是工程技术上的一大成就。

2.以陶瓦覆盖的混凝土预制外墙组件系统

玻璃幕墙大楼在香港随处可见,M+大楼的设计有别于这种视觉语言,却又与之呼应,在模块化的幕墙系统中引入陶瓦组件。墨绿色的陶瓦外墙以不同侧面的颜色深浅层次反映光线及天气状况──不断变化的外墙富有精致而丰富的质感。陶瓦亦为M+大楼提供具本地特色的环保方案,使建筑物能抵御长期受热力、湿度及风力侵蚀的影响。

3.全面的大楼外墙

大楼的南面外墙是一面展示屏幕,可播放丰富多变的媒体影像,既以视觉画面配合M+活动,亦为面向维多利亚港与香港岛的都市景观增添姿彩,加强M+与此城中一隅的连系。

4.光庭

大楼内的「光庭」,由地板上的巨型缺口和天窗组成,连系地底楼层、地下及平台楼层,可让访客从上到下感受这座建筑物及博物馆,深入而亲近地领略置身其中的体验。

5.多用途空间

大楼内设有大小不一的多用途空间,策展人及艺术家可按需要选择场地举行各种节目。称为「大台阶」的观赏大厅宽敞开阔,适合聚会,亦可灵活地举办演讲、放映会及其他活动。

6.学舍

可欣赏维多利亚港景致的「学舍」,是提供教学、诠释及启发思考的空间,当中设有名为「会堂」的活动空间、工作室和会议室,可举办为不同年龄及兴趣人士而设的节目。「学舍」的斜屋顶更可通往天台花园。

7.户外聚会空间

天台花园位于平台之上,是一个户外空间,与西九文化区艺术公园相连,可以饱览维多利亚港、香港岛及离岛景致。

8.饶富本地色彩的竹制设施

长椅、接待柜台及售票处等室内装潢均以竹为素材,令人联想起香港随处可见的竹棚等临时结构。

9.综合建筑群

M+大楼是整个新建筑群的一部分,此建筑群还包括修复保管中心及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修复保管中心的功能是维护、修复及储存与日俱增的M+藏品系列,并管理相关档案。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则是一座十六层高的大楼,将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的新总部,大楼内还设有零售、餐饮与消闲设施。

下载附录、高清图片及说明:

https://bit.ly/2OIDhf2

关于M+

M+是崭新的博物馆,致力于收藏、展示与诠释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的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以及香港视觉文化。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M+是正在发展,其规模可媲美世界知名的现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矢志于跻身世界顶尖文化机构之列。我们冀以香港中西荟萃的历史特色为基础,从身处的斯时此地出发,为二十一世纪亚洲创立一座别树一帜的新型博物馆。

关于西九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愿景是为香港在滨临维多利亚港、占地40公顷的填海土地上,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带。文化区内设有制作及举办世界级展览、表演节目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各类剧场、演出空间和博物馆;并将提供23公顷的公共空间,包括长达两公里的海滨长廊。

关于Herzog & de Meuron

Herzog & de Meuron于1978年在瑞士巴塞尔成立,是由Jacques Herzog和Pierre de Meuron创办,以及高级合伙人Christine Binswanger,Ascan Mergenthaler,Stefan Marbach,Esther Zumsteg和Jason Frantzen合作领导的事务所。一个由500位合作者组成的国际团队,其中包括两位创始人、五位高级合伙人、八位合伙人和四十二名协理,致力工作于欧洲、美洲和亚洲的项目。其总部位于巴塞尔,并于伦敦、纽约、香港,柏林和哥本哈根设有办事处。

事务所的设计涵盖广泛类型的项目,从小规模的私人住宅到大规模的城市规划都有。其中许多项目成为备受认可的公共建筑,例如博物馆、体育馆和医院等;并且也完成过许多杰出的私人项目,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和住宅等。获得的奖项包括2001年的美国普利兹克建筑奖、2007年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2007年日本美术协会的世界文化奖和2014年的美国密斯克朗楼美洲奖。

关于TFP Farrells

TFP Farrells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由Terry Farrell爵士于1965年创立,公司总部及主要分公司设于伦敦、香港和上海。我们是由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等多元人才组成的恊作团队,在全球各地开发了多种类别的项目设计,涵盖不同规模和领域,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文化、政府、交通相关基建设施、住宅及商业综合体等。我们致力于创造创新、有社会性及改造性的可持续建筑,连接人民、社区和环境。

TFP Farrells于世界各地的主要地标项目种类繁多,包括位于英国的伦敦查令十字车站、伦敦秘密情报局总部、伦敦切尔西滨水住宅、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纽卡斯尔大北博物馆、赫尔世界海洋探索中心,位于南韩的仁川机场运输中心及果川国家科技博物馆,位于柬埔寨的安达大都汇,位于中国的中国尊、北京南站、中国石油集团总部、上海船厂综合体项目、京基100、卓越前海壹号及广州南站等。

除M+外,我们位于香港的地标项目还包括山顶凌霄阁、英国驻港总领事馆、九龙站开发项目、西九龙文化区发展规划、坚尼地城游泳池、东九龙警察总部、葵涌医院重建项目,以及香港科学馆和历史博物馆的扩建项目。

关于奥雅纳

奥雅纳是一家全球化企业,拥有逾15,000名设计师、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顾问和技术专家,涵盖90多个专业,项目遍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于1976年在香港设立东亚区总部,40多年来与这座城市共同发展。从最高的大楼到最长的桥梁,从全球最繁忙的机场到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从可持续建筑设计到新一代新市镇规划,我们的项目已融入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

奥雅纳也是全球众多文化艺术设施背后的创意力量,最为人熟知的项目包括悉尼歌剧院、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近期的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和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我们的跨专业团队为M+提供一体设计服务,包括土木、结构、岩土、机电、幕墙和消防工程,以及照明、声学、景观、安全和交通设计与咨询。